人算不如天算
内蒙古风味饭馆在北京不是很多,而且出现的时间也远远的晚于其它地方风味饭馆。
儿时的我对内蒙古美食的印象还是来自一位远房的长辈,他当年年轻的时候在内蒙古插队。
据说当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马挎着枪放着牛羊防毛熊。
那年头在其它地方难得一见的肉制品他说吃的想吐~~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凡尔赛。
据说当年他回家探亲后返回内蒙古时带走的唯一东西就是几十斤的固体酱油膏~~汗("▔㉨▔)汗 。
所以小时候的我认为内蒙古的菜品就是肉肉肉!各种各样牛羊肉!
再后来大约二十年前,我去内蒙古塞罕坝的红山军马场旅游,第一次领略到风吹草动见牛羊的美景,也第一次算是领略到真正的内蒙古菜肴。
怎么说呢,基本上和小时候想象的差不多,就是各种各样牛羊肉,还有就是土豆,他们那边盛产土豆。
但是你想吃个黄瓜西红柿就难了。
不过对于我来说如鱼得水,有肉吃谁特么还吃黄瓜西红柿啊!
近几年北京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蒙餐厅,比较有名气的安内老马,蜗牛餐厅什么的。
生意都还挺火爆。
不过对于我来说感觉内蒙古饭馆里最有意思的是野韭菜花。
北京也有韭菜花,不过北京的韭菜花咸鲜口儿,以咸为主,而内蒙古野韭菜花也算是咸鲜口儿吧,但是不是那么咸,而是突出鲜味儿更加的好吃。
说了半天再说说我今天要说的这“倒霉孩子”吧。
这是一家应该是去年年底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内的内蒙古饭馆,名字叫“塞北名居”。
今年春节后我去中国农业科学院买燕麦片路过此地,正好已经快一点了,于是就按照大众点评的指点摸索到这里。
饭馆上下两层,我去的时候一层已经满座了。
上了二楼也没有几张空位了,可见生意火爆。
坐下来点了个莜面窝窝,点了个黑猪肉炒野蘑菇,还有黄米炸糕。
你还别说,他们家菜品不错,至少很符合我的口味。
莜面窝窝配上他们家特制蘸料真香,比不少山西发过的莜面窝窝蘸料好吃。
黑猪肉炒野蘑菇有一股异样浓郁的香气,超级下饭。
当年去内蒙古旅游也曾经看见过草原里的五颜六色野蘑菇,也有当地老乡卖现摘的野蘑菇,十块钱一大袋。
但是琢磨琢磨没敢买,这玩意,好家伙,搞不好轻则看小人跳舞,重则嗝屁着凉躺板板。
黄米炸糕外壳酥脆,里面软糯,豆沙馅香甜,好吃的不得了,远在什么天红之上。
本来这家饭馆应该能立得住吧,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我吃完没多久北京就开始隔三差五的有喜羊羊,到了五月份爆了一波,一直到六月份,这期间我们家小区封了五天,我弹了三次窗。
农科院也自我封闭管理,外人不得进入,加上不许堂食,这么三番五次一折腾,这家饭馆凉凉了~可惜